9博体育APP向美而生 一所乡村小学的蜕变之路本报讯(记者 马晓芬)秋日里,步入婺城区琅琊镇中心小学,干净明亮的教学楼,面貌一新的运动场,墨香四溢的图书馆,生机勃勃的校园……到处呈现着一所乡村小学的现代气息。
“预备,跑!”运动场上,随着口令一出,六(3)班的韩滕一梦从起点出发,绕过重重障碍物,冲向终点,下一棒同学紧随其后。再次回到起点时,她的额头挂着汗珠,脸上露着灿烂的笑容。她兴奋地说:“新改造的运动场,有塑胶跑道,有碧绿草坪,太好玩了!”
“今年暑假,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对2个足球场、2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1个田径跑道进行了改造。”学校党支部、校长朱德康告诉记者,除了新运动场,学校还配备专业体育老师,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们在运动中学习技能、锻炼身体。
近年来,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婺城区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办好乡村教育,多姿多彩的乡村学校新样态正蓬勃生发。
采访当天,记者不断发现乡村小学的“新场景”,真切感受到农村孩子也可以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
走进婺剧排练室,学生们在该校婺剧社团负责老师郑寅的指导下,练习婺剧基本功,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字正腔圆,韵味十足。虽然汗水在额间轻轻滑落,但丝毫未减“小婺剧迷”们眼中的光芒。
“16年前,我们从行头、身段、台步等充满趣味的内容开始,一步步引导有天赋、想学的孩子走近婺剧。”郑寅告诉记者,如今婺剧已影响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比如,该校婺剧社团的首批团员徐鹏将,目前已是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优秀青年演员。
“作为金华市婺剧进校园首批试点学校之一,学校成立了婺剧社团,每周开展婺剧教学。”朱德康介绍,近年来,学校在历任校长的推动下创编的婺剧小戏《小曲悠悠婺江边》《二度梅》《白沙情》等,在省、市、区级大赛中频频获奖。婺剧这一传统文化已深深扎根在学校的土壤中。
婺剧社团排练刚结束,郑寅匆匆走向铜管乐队排练室。“注意用气和指法,准备,一起来!”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认真练起了长笛、单簧管、小号、圆号、萨克斯、中音号等各式乐器。
来自四(2)班的王艺衡个子不高,抱着中音号却气势十足,吹奏起来更是一点也不含糊,嘴型标准,音符飞扬。一旁的郑金雨,来自四(1)班,他是上届乐队的鼓手,也是本届乐队的萨克斯手。他笑着告诉记者,“萨克斯曲风悠扬,学起来很酷,我很喜欢!”
深入采访中,记者发现,在琅琊镇中心小学,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舞台,除了可以学婺剧、练铜管乐、玩转球类,还能秀一把抖空竹的绝活,把陶泥玩出新花样,用童诗为自己插上一双诗意的翅膀。各种特色课程的开展,为这所乡村小学厚植优质均衡底色。
进入行政楼,在校长办公室,一个颇具非洲文化特色的“太阳神”工艺品,静静地放在书架上。朱德康为记者讲述了一段非洲友人走访学校的故事。
去年11月,马里、国际关系与传媒学院院长穆罕默德·卡古一行来校参观,在跟着学生们参加各种特色课程后表示,“没想到一所农村小学都这么有文化,孩子们这么多才多艺!”并赠送了这个独特的工艺品以作纪念9博体育APP。
近年来,琅琊镇中心小学围绕校训“世界因我更美”,依托“白沙文化”,以“各美其美、之美、美美与共”的教育理念,打造“三美五育”的育人品牌,建设了三十六堰寻根、诗路研学等十个跨学科的课程群,引导学生争做各美其美、之美、美美与共的“美少年”,实现一所乡村小学的蜕变。
“区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实施城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令乡村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朱德康表示,接下来,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进一步办好“三美五育”的育人品牌,用一盏盏美的心灯为学生创造更多可能,为不断擦亮“优学婺城”金名片作出琅小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