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不合格就不能毕业”多少大学生慌了长期久坐伏案,最大的运动量来源于呼吸、刷手机、敲键盘的广大本科生们,在看到这条消息时,不禁回想起了体育课上“垂死病中惊坐起,跳远只有一米一”的痛苦。
更不要说如今这份痛苦要和毕业证书直接挂钩,“可能毕不了业”的巨大担忧直接引爆了网友们对这则消息的热议。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2014年由教育部修订印发,目的是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
以针对大一大二男生们的标准为例,50米跑要拿60分得跑9.1秒,立定跳远的60分是203厘米,引体向上是10个,1000米跑是4分32秒。
还没遇上期末周堆积成山的文献与考试,大学生们就已经在体测的现场愤愤倒下,然后去知乎发出宣告结局的悲伤提问——
高年级女生仰卧起坐的及格需要比低年级女生多一个,男生们的跳远要多两厘米,大三大四学生的各个项目要求都更高。
遗憾的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会随着年纪、年龄增长而变得更好,宅在宿舍、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状态下,身体越变越差才是常态。
除此之外,大三大四学生还需要面临更多的实习压力与就业压力,大城市里的通勤时间与不可避免的加班分分钟压垮脆弱年轻人。
2、 单纯提出最终要求、不配备日常训练措施的话,是否会引起学生身体的不良反应,诱发突发疾病?
第一个问题的提出源于惨烈的现实情况,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一措施包含着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愿望,以及存在部分疾病的同学可以申请免测。
身体天生僵硬的人在体前屈的测试位前苦苦挣扎,扁平足人士拼命迈步却还是跑不快,缺乏跳跃能力的人即便拥有大个子、大长腿却还是跳不出一米五。
小初高时期体育课可有可无,10多年里缺乏运动基础的学生们进入大学后就要突然面临运动不好不能毕业的规定,未免有些为难人。
大学生缺乏对各项运动的基本了解的现象也很正常,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类项目都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项目。
总体而言,为了真正达到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体测制度似乎还需要日常体育锻炼、测前体检、测试配备医护人员等配套措施做保障。
这意味着学生在跑步过程中不仅要增加一个手机的负重,还得时刻遵循固定的路线,一旦偏离跑再多也是白跑。
学生们深受其累,应运而生的代跑业务就变得火爆了起来,在操场上,辛勤的代跑小哥挥洒汗水,背着的书包里装着十几二十部手机,承载了不少人的希望。
小初高体育课少、锻炼不足9博体育最新,大学体育课堂上也少有对体测项目的专业介绍与正确训练,那些形式主义的锻炼任务难免最后付之东流,起不到任何效果。
不过,体测不合格不能毕业这句话可能只是看起来吓人,不少网友指出,由于体测不要求所有项目都合格,而是算综合分。
毕业所要求的50分门槛,并没有想象那么难。加上身高体重这类基础指标的分数,50分还是胜利在望的!
在体测新闻引发怨声载道的同时,广大网友之间出了一批“叛徒”,他们是脆弱大学生里的一股清流,体测标准在他们眼里不值一提。
围观的网友们既羡慕这些体育课节节都上的幸运儿,但转念一想又有些庆幸——被长跑、铁球、跳高跳远填满、需要尽情挥洒汗水的体育课,可能没有那么愿意上呢……
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口号的清华大学每年都有男子 3000 米、女子 1500 米的长跑传统,2017年后还恢复了90 年前的老校规:不会游泳不能毕业(身体有特殊状况者除外)。
此外,结合着今天“本科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新闻发布的时间节点,有不少网友发现了一个提供给95后的彩蛋:
从小学开始。95后一路经历各类教育改革,中学毕业后中小学减压了,一高考就来了高考改革变题,上大学后又迎来大学的各项“增压”措施。
也有网友呼吁,提升身体素质要从小学抓起,循序渐进,让孩子从小到大身体越来越好,至于现在,就让90后们瘫一会吧……